本報記者 柴錦玉 夏日晴好,市區(qū)道路的綠蔭下,不時看到騎行者的身影。綠色出行,低碳環(huán)保,共享單車是很多市民的出行選擇。目前,隨著三門峽城區(qū)“電子圍欄式”共享單車網點增多,市民借還車輛更加方便。 交通,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。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是“無廢城市”建設的重要任務。三門峽市發(fā)展改革委、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局聯合發(fā)布《三門峽市市民綠色生活方式指南(試行)》,其中綠色出行是八項內容之一,引導公眾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踐行簡約適度、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。 “不斷建設完善綠色出行體系,配套綠色出行相關的基礎性建設,形成有序銜接、服務到位,適宜不同人群、不同出行距離的交通出行系統,助推三門峽綠色出行水平提升。”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說。 三門峽著力做強綠色交通。優(yōu)化調整貨運結構,持續(xù)推進大型貨物運輸“公轉鐵”“公轉水”,推動道路貨運轉型升級,加快鐵路專用線進企入園。 新能源“唱主角”,讓城市交通更綠色。 落實鼓勵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促進產業(yè)發(fā)展若干政策,以及新能源汽車示范性運營城市政策,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,推動城市公交車、巡游出租車等公共領域,逐步實現新能源汽車替代。2021年我市新能源汽車新增2893輛。截至2021年年底,累計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8098輛,其中小型車7445輛、大型車653輛。 加快構建便利高效、適度超前的充換電基礎設施體系,加快城鄉(xiāng)公共充換電網絡布局,全市建設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72個站2431個樁,其中2021年建設27個站929個樁。2025年年底前,除應急車輛外,全市公交車、巡游出租車和城市建成區(qū)的載貨汽車、郵政用車、市政環(huán)衛(wèi)車輛、網約出租車基本實現新能源化。落實《三門峽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(2022-2024年)》,2025年前,各縣(市、區(qū))至少建成1座示范性集中式公用充電站,全市新增充電樁5000個以上。 新能源汽車占比進一步提升,交通信息化讓乘公交、出租更方便,騎行共享單車成為“潮流”的城市風景線……“花樣”出行,正在打造全面綠色轉型的三門峽。 |
“花樣”出行 讓城市交通更綠色
來源: 發(fā)布日期:2022-07-05 打印

- 上一條:市領導調研黃河防汛暨調水調沙工作
- 下一條:三門峽水利樞紐接力調水調沙